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概述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在房屋建筑中应用*广泛的是楼盖结构,预应力锚具技术也是本世纪70年代无粘结预应力筋出现后.才得以在房屋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楼盖结构中应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使得结构高度降低,增加了建筑的空间。在一般楼盖结构中,可分为单向板与双向板。根据结构功能的不同可设计成:无梁无柱帽双向甲板、带住帽或托板的双向平板、密肋板、带宽扁梁的板以及周边梁支承的双向平板。带宽扁梁的板由于具有建筑的双向良好抗震性能,近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板的结构高度设计根据国内外的经验,对于单向板,其厚度宜取跨度的1/40-1/45;板柱体系的双向板厚度宜取柱网长边的1/40- 1/45;对于带平托板的双向平板(以柱中心向各向延伸计,平托板的延伸长度不宜小于板跨度的1/6,平托板的厚度宜大于1.5倍板厚)厚度宜取柱网长边尺寸的1/45-1/50;对于密肋板,其肋高(包括板厚)宜取柱网长边尺寸的1/30-1/35。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板的内力分析根据板的结构特征,可采用弹性或弹塑性方法分析,其受力计算主要分为单向体系与双向体系。垂直荷载作用下的矩形柱网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平板、密肋板,可按等代框架法进行内力计算。 等代框架法是将三维结构简化为两个通过柱轴线的正交等代框架,如图4-22所示。在无侧力构件支撑时,应考虑侧向水平荷载的作用,水平荷载产生的内力应组合在等代框架的平板中。 在设置有剪力墙或简体等抗侧力构件的高层锚具结构中,水平荷载主要由抗侧力构件承受,楼板主要承受竖向荷载的作用。此时,矩形往网的无枯结预应力棍凝土平板、密肋板等代框架梁的板宽可取柱两侧半跨之和。 ACI规范的分析方法将等代框架分解为三个部分:1)水平板带;2)柱子或其他支撑结构;3)在板带的柱间起弯矩传递作用的柱两侧的受扭板带。水平板带与垂直构件间的弯矩传递与它们之间的连接情况和相对刚度有关。在三向体系中,柱子所承受的弯矩比由板柱框架计算模型求得的值要小,须考虑柱子的转动能力,可采用增加**长度的等效柱代替.以减小柱的弯矩值